【閒聊】Apple Mac系列產品
從Windows跳槽OS X已經有三年,想當初對於開源的Android、Window這類都很感興趣
開源的好處就是可以自己玩弄自己的系統
跳到Mac一開始的原因其實也不是什麼特定的原因
跟很多人一樣是從iPhone開始漸漸的體會到Apple products發光的蘋果背後的魅力
2017 WWDC更新了一串Mac家族,統稱[2017 mid]系列
產品線更新讓各家族更有價格上的吸引力
各產品的拙見和選擇考量寫給大家參考
雖說是2013年上市的產品,在2016年中小幅度更新處理器和顯示晶片後效能還是屌打一眾桌機,畢竟是用上了伺服器等級的處理器和雙顯卡
以價位來說,NT$99000起跳的價格除非你對Apple產品有如癡如醉般的狂熱、又或是你繪圖處理影片編輯需求特別大,其實不太需要讓錢包嘔吐去買Mac Pro然後天天吃泡麵度日
看到很多飯店、商場的配置主機放上一台iMac,都會頓時想要大喊「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iMac大致上分成兩個size:4K 21.5"和5K 27"兩款,在處理器和顯示卡上又各細分成三個等級
21.5" iMac,其實還有1080p螢幕的版本,相較起來NT$35900的價格算是便宜,但捏一下預算就有4k螢幕、又有獨立顯示卡,何樂而不為?
2017年中以前,21.5" iMac除了最高規放上顯示卡外,其餘都是用intel的內建顯示卡
到了今年2017 WWDC後,有了NT$41900的Radeon Pro 555 2GB顯示卡版本和NT$47900的Radeon Pro 560 4GB顯示卡版本
27" iMac則是多元的多,顯示卡分等級有Radeon Pro 570 4GB、Radeon Pro 580 4GB和Radeon Pro 555 8GB三種,價格從NT$57900開始起跳
當然官網上看到的標價都是浮動的,取決於選配規格的大小
標準配備8GB RAM以一般使用 (網頁、影片、聽音樂)來說綽綽有餘,獨家的1TB Fusion drive讓電腦有SSD的快速和HDD的大容量,當然如果手頭闊綽也是可以全上SSD啦 (呵呵)
選擇上面常常是iMac買家的障礙:到底要21.5"還是27"咧?
老實說這要看你桌子的大小 (沒錯,就是桌子)
以27"來說螢幕很大很爽很帥沒錯,但是前提是你的桌深度要70-90cm才會有使用上的舒適,否則用起來只會覺得「呃,壓迫感好重」
在Apple直營店跟各大經銷商看到27"螢幕覺得很舒服,原因都是因為店家讓你站著用,加上桌體深度購,撇開展示機擺設,誰家裡桌上不會擺除了電腦之外的東西呢?
另外挑選的重點在於RAM
送如果選購21"的iMac,一開始就要預設RAM的需求訂製,因為21"版本沒有RAM的安裝卡槽,要增加或是更換需要把面板整個拆掉
27"的版本則是在背後電源孔旁有RAM插槽,可以自行買專用RAM插上即可
要慎重考慮啊....
當初2010年發佈時羨煞眾電腦廠,11"續航8小時、13"續航10小時的驚人數據只有少數廠牌做得到,輕薄也是重點之一
但經過幾年後,隨著12" MacBook推出後,沒有Retina display的MacBook Air逐漸被12" MacBook搶走風采,一來11"版本螢幕小卻比12" MacBook大台、二來13"玩家都轉向其實也沒重太多螢幕和硬體配備卻跳很多的MacBook Pro
而且眾多粉絲詬病的就是只有1440x900的螢幕,看起來很粗糙 (現在手機都跑1080p,看了這種螢幕還會得去1440x900嗎?)
再來是2017年中更新的版本,標配處理器給的是2015年初的i5-5350U,未免太諷刺
結論:果斷放生
MacBook Pro就是另一回事了
13"的輕薄工作站體驗和15"旗艦影音平台都是一致好評的好筆電
雖說13"的版本不搭載顯示卡,但以需要攜帶的筆電來說效能足矣
又2017 WWDC時發佈了macOS High Sierra外接顯示卡的解決方案,讓筆電也能有強大的繪圖效能
15"版本就像是筆電版的iMac,擁有桌機的效能、又有筆電的便攜性
雖然價格不斐,但也不完全是白花錢
2016年末MacBook Pro系列新增Touch Bar和大膽的把所有USB改成type-C,說Apple引領潮流也好、說是大賺配件財也沒有不對
Touch Bar的可變性讓esc-power off/on的功能鍵不只是功能鍵,但是隨著使用程式變動變成無法直覺按下快捷鍵真的是需要時間適應
建議首次購買的人,想要體驗Mac系統,可以從13"MacBook Pro上手,一覽所有Mac的特色,習慣了之後再考慮桌機和較輕薄的選擇
以隨身長時間使用為目標的筆電,用上的規格都是輕薄短小和省電 (看看那精美的intel core M),用起來常常出現彩虹圈圈也是一種興致呢
不過以攜帶型來說真的無人能敵,重量甚至跟平板差不多,一台筆電能做到這個地步真的很強
但是唯一的一個USB type-C也是充電孔的狀態下,要同時插隨身碟就悲劇了,只能靠外接不斷的延長 (還好耳機孔還在XD)
作為隨身機,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其他電腦做完簡報或文案後,檔案丟到12" MacBook帶著走
只用這個目的,NT$41900起的價格是有點太吃重了...
作為修正Mac Pro缺點的後起之輩,擔當的責任著實沈重
外觀上承襲Mac Pro的燻黑色調,連同Magic Mouse和Magic Keyboard都變成黑的
處理器8、10或18核心;RAM可訂製到128GB,一切都是為了VR的存在
價格也是望洋興嘆啊,只能當藝術品只可遠觀無法褻玩
我一貫的回答都是「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很多人有種迷思,越貴的東西一定越好,我買了用一定不會後悔
其實很多要素要評估:使用頻率、習慣、環境、自己的個性...等等
給大家我個人的看法,讓想要踏入Apple的人理性的敗家 (誤)
p.s. 我都沒放圖,因為blogger手機不給放...
開源的好處就是可以自己玩弄自己的系統
跳到Mac一開始的原因其實也不是什麼特定的原因
跟很多人一樣是從iPhone開始漸漸的體會到Apple products發光的蘋果背後的魅力
2017 WWDC更新了一串Mac家族,統稱[2017 mid]系列
產品線更新讓各家族更有價格上的吸引力
各產品的拙見和選擇考量寫給大家參考
[Mac Pro]
被廣大鄉民戲稱「史上最貴高科技垃圾桶」其實集結科技大成Mac Pro |
雖說是2013年上市的產品,在2016年中小幅度更新處理器和顯示晶片後效能還是屌打一眾桌機,畢竟是用上了伺服器等級的處理器和雙顯卡
Mac Pro內部,煙囪散熱形式和環繞機板 |
以價位來說,NT$99000起跳的價格除非你對Apple產品有如癡如醉般的狂熱、又或是你繪圖處理影片編輯需求特別大,其實不太需要讓錢包嘔吐去買Mac Pro然後天天吃泡麵度日
[iMac]
除了有發光蘋果的潮潮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之外,就屬iMac最吸引人目光看到很多飯店、商場的配置主機放上一台iMac,都會頓時想要大喊「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21.5"和27"兩款iMac |
iMac大致上分成兩個size:4K 21.5"和5K 27"兩款,在處理器和顯示卡上又各細分成三個等級
可以在官網直接比較各種Mac的規格 |
21.5" iMac,其實還有1080p螢幕的版本,相較起來NT$35900的價格算是便宜,但捏一下預算就有4k螢幕、又有獨立顯示卡,何樂而不為?
2017年中以前,21.5" iMac除了最高規放上顯示卡外,其餘都是用intel的內建顯示卡
到了今年2017 WWDC後,有了NT$41900的Radeon Pro 555 2GB顯示卡版本和NT$47900的Radeon Pro 560 4GB顯示卡版本
21.5" iMac 2017 mid規格與價格 |
27" iMac則是多元的多,顯示卡分等級有Radeon Pro 570 4GB、Radeon Pro 580 4GB和Radeon Pro 555 8GB三種,價格從NT$57900開始起跳
27" iMac 2017 mid規格與價格 |
當然官網上看到的標價都是浮動的,取決於選配規格的大小
標準配備8GB RAM以一般使用 (網頁、影片、聽音樂)來說綽綽有餘,獨家的1TB Fusion drive讓電腦有SSD的快速和HDD的大容量,當然如果手頭闊綽也是可以全上SSD啦 (呵呵)
選擇上面常常是iMac買家的障礙:到底要21.5"還是27"咧?
老實說這要看你桌子的大小 (沒錯,就是桌子)
以27"來說螢幕很大很爽很帥沒錯,但是前提是你的桌深度要70-90cm才會有使用上的舒適,否則用起來只會覺得「呃,壓迫感好重」
Apple展示的標準桌深,左為27"、右為21.5" |
在Apple直營店跟各大經銷商看到27"螢幕覺得很舒服,原因都是因為店家讓你站著用,加上桌體深度購,撇開展示機擺設,誰家裡桌上不會擺除了電腦之外的東西呢?
另外挑選的重點在於RAM
送如果選購21"的iMac,一開始就要預設RAM的需求訂製,因為21"版本沒有RAM的安裝卡槽,要增加或是更換需要把面板整個拆掉
27"的版本則是在背後電源孔旁有RAM插槽,可以自行買專用RAM插上即可
要慎重考慮啊....
[MacBook Pro & MacBook Air]
先來講MacBook Air好了當初2010年發佈時羨煞眾電腦廠,11"續航8小時、13"續航10小時的驚人數據只有少數廠牌做得到,輕薄也是重點之一
但經過幾年後,隨著12" MacBook推出後,沒有Retina display的MacBook Air逐漸被12" MacBook搶走風采,一來11"版本螢幕小卻比12" MacBook大台、二來13"玩家都轉向其實也沒重太多螢幕和硬體配備卻跳很多的MacBook Pro
而且眾多粉絲詬病的就是只有1440x900的螢幕,看起來很粗糙 (現在手機都跑1080p,看了這種螢幕還會得去1440x900嗎?)
再來是2017年中更新的版本,標配處理器給的是2015年初的i5-5350U,未免太諷刺
結論:果斷放生
MacBook Pro就是另一回事了
13"的輕薄工作站體驗和15"旗艦影音平台都是一致好評的好筆電
雖說13"的版本不搭載顯示卡,但以需要攜帶的筆電來說效能足矣
又2017 WWDC時發佈了macOS High Sierra外接顯示卡的解決方案,讓筆電也能有強大的繪圖效能
15"版本就像是筆電版的iMac,擁有桌機的效能、又有筆電的便攜性
雖然價格不斐,但也不完全是白花錢
2016年末MacBook Pro系列新增Touch Bar和大膽的把所有USB改成type-C,說Apple引領潮流也好、說是大賺配件財也沒有不對
Touch Bar的可變性讓esc-power off/on的功能鍵不只是功能鍵,但是隨著使用程式變動變成無法直覺按下快捷鍵真的是需要時間適應
官網對於Touch Bar的解說 |
建議首次購買的人,想要體驗Mac系統,可以從13"MacBook Pro上手,一覽所有Mac的特色,習慣了之後再考慮桌機和較輕薄的選擇
[MacBook]
2015年首度發表的12" MacBook,跟著Apple Watch一起上市,也在2年後的2017 WWDC一起更新也降價了以隨身長時間使用為目標的筆電,用上的規格都是輕薄短小和省電 (看看那精美的intel core M),用起來常常出現彩虹圈圈也是一種興致呢
不過以攜帶型來說真的無人能敵,重量甚至跟平板差不多,一台筆電能做到這個地步真的很強
但是唯一的一個USB type-C也是充電孔的狀態下,要同時插隨身碟就悲劇了,只能靠外接不斷的延長 (還好耳機孔還在XD)
作為隨身機,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其他電腦做完簡報或文案後,檔案丟到12" MacBook帶著走
只用這個目的,NT$41900起的價格是有點太吃重了...
一樣41900,重量差400g左右,要選哪一個? |
[iMac Pro]
2017年中首度推出的iMac Pro,預計2017年12月上市開賣作為修正Mac Pro缺點的後起之輩,擔當的責任著實沈重
12月登場 |
外觀上承襲Mac Pro的燻黑色調,連同Magic Mouse和Magic Keyboard都變成黑的
處理器8、10或18核心;RAM可訂製到128GB,一切都是為了VR的存在
價格也是望洋興嘆啊,只能當藝術品只可遠觀無法褻玩
所以什麼是最好的選擇
經手眾多3C產品,常常很多人問這句話我一貫的回答都是「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很多人有種迷思,越貴的東西一定越好,我買了用一定不會後悔
其實很多要素要評估:使用頻率、習慣、環境、自己的個性...等等
給大家我個人的看法,讓想要踏入Apple的人理性的敗家 (誤)
p.s. 我都沒放圖,因為blogger手機不給放...
留言
張貼留言